巴比伦娱乐场

图片

巴比伦娱乐场

图片
广西南宁兴宁区:以公益诉讼规范诊疗人脸识别
时间:2025-07-01  作者:吴良艺 陈沭言  来源:法治日报
【字体:  

从“默认刷脸”到“自主选择”

南宁兴宁区检察院以公益诉讼规范诊疗人脸识别

今年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民梁女士在某连锁口腔医院洗牙时,挂号系统强制要求录入人脸信息。“我只是洗个牙,为什么要扫脸?这些信息会被用来做什么?”梁女士的困惑与追问,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在数字化生活中公众对隐私安全的深层焦虑。

在技术赋能医疗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便捷服务与信息安全之间筑牢防护堤坝?今年6月1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正式生效,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职,以公益诉讼为抓手,针对辖区口腔医院强制采集患者人脸信息、违规处理个人数据等乱象,携手行政机关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为即将落地的“人脸新规”提供司法支持。

双轨调查锁定行业乱象。在调查中,检察官采用“实地走访+大数据筛查”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方面,摸排辖区多家品牌口腔医院,与医护人员、管理人员面对面交流,直击诊疗一线;另一方面,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南宁市政府12345热线、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热线以及南宁市卫健委自2020年以来上万条医疗类投诉信息进行地毯式筛查,精准捕捉侵犯个人信息相关线索。同时,通过与行业从业者沟通,全面了解各医院诊疗系统运行及就诊者个人信息保护情况。

经调查,辖区某口腔医院的问题较为突出,共包含强制采集人脸信息,未履行单独告知和取得明示同意义务;过度收集住址、职业等与诊疗无关信息;人脸信息未加密存储,无访问日志留存制度,还存在传输至第三方平台的泄露风险,多项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

针对调查中发现诊疗场景中人脸识别的非必要性应用这一共性问题,兴宁区检察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组织相关行政机关、南宁市民营口腔协会、涉事口腔医院代表以及人民监督员召开公开听证会,各方围绕问题展开充分讨论。

根据听证结果,检察机关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全面排查违规行为,严查强制采集人脸信息、超范围收集数据等问题;督促完善技术与管理措施,提供身份证核验等替代方式,清理冗余信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将人脸信息保护纳入医疗机构校验评价体系,推动签订数据安全协议,压实各方责任;强化行业普法宣传,开展专题培训,普及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兴宁区检察院制发的检察建议,兴宁区相关行政机关积极响应,联合多部门打出整改“组合拳”。对辖区医疗机构开展全面排查,约谈涉事口腔医院负责人,该医院已取消人脸识别要求,并计划投入专项资金升级信息系统,引入动态加密与权限分级管理技术,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网络安全认证。

与此同时,行政机关出台《医疗机构数据安全管理指引》,将人脸信息保护纳入医疗机构执业校验指标,推动行业协会与医院签订数据安全责任书,构建“技术防护+制度约束+常态教育”三位一体防护体系。目前,辖区医疗机构已实现患者身份核验自主勾选、数据采集最小化等规范化操作,诊疗信息泄露风险显著降低。

(本报记者吴良艺 通讯员陈沭言)

[责任编辑: 李先硕]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