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7日,新荣区检察院检察官受邀参与倾斜电线杆整改工作。图为郭家窑乡北温窑村一处倾斜电线杆整改现场。
本报讯(通讯员侯廷 张小攀)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人来人往的街道旁,曾有多根电线杆严重断裂、明显倾斜,仅凭几束通信线缆勉强支撑,摇摇欲坠,不仅影响市容,更对过往行人、车辆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短短20天时间内,新荣区检察院排查出隐患电线杆,并推动相关部门全部安全拆除,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维护。这正是该院“益新一益”公益诉讼团队工作的缩影。
今年8月5日,一条关于隐患电线杆的线索通过“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上报。接到线索后,新荣区检察院“益新一益”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第一时间响应,立刻赶赴现场展开调查核实,并于当日决定立案。
“当时电线杆底座的水泥已经完全开裂,杆体倾斜近30度,仅靠通信线缆拉扯着,万一倒塌,后果不堪设想。”该院检察官助理回忆道。团队并没有局限于仅仅修复这一处隐患,而是扩大排查范围,在全区展开拉网式巡查。随后又陆续排查出多处类似的隐患电线杆,有的位于学校周边,有的紧邻居民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这场“由点及面”的整治行动,成为“益新一益”公益诉讼团队办案思路的生动写照。这支成立于今年初的专业化队伍,其名称蕴含着“益心为公、益新为民”的初心使命。面对电线杆权属复杂,多家通信运营商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的难题,团队没有退缩,主动牵头组织召开协调会,邀请区住建局、工信局及多家通信企业共同参与。
“协调的过程并不轻松,”团队负责人坦言,“一开始各方都在强调客观困难,但在检察机关出示现场照片、视频和法律法规依据后,大家逐渐形成共识。”通过多次磋商,各方职责得以明确,该院依法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拆除全部隐患电线杆,推动建立了“定期排查、信息共享、联动处置”的长效机制,实现从“治标”到“治本”的跃升。8月25日,短短20天时间,全区排查出的隐患电线杆全部被安全拆除。
“小案件里装着大民生,不能只解‘眼前忧’,更要除‘长久患’。”秉持这一理念,该团队自成立以来,已累计督促清理固体废弃物20余吨,治理水污染4处,推动10余家药店规范经营,挽回国有财产损失100余万元,完成文物修缮与历史风貌恢复3处,整治各类安全隐患10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