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的理念,高质效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不断提升“启明星”未成年人检察品牌效应,有效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民和县检察院在办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对严重暴力犯罪、社会危险性较大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依法惩戒,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今年以来共审查批准逮捕25人,起诉56人,涉及强奸罪、猥亵儿童罪、盗窃罪等罪名。同时,对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悔罪的3名未成年人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通过严密的监督帮教体系,帮助他们回归社会。严格推行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一案一介入”机制,共介入16次,引导侦查机关取证,强化证据审查和指控精准性,为未成年被害人撑起“保护伞”。
民和县检察院积极延伸未成年人保护触角,紧盯特定场所,联合县公安局、县烟草局等部门以“执法检查+法治宣传”双轨模式,重点对县域内酒店、KTV、酒吧及校园周边商铺开展专项监督5次,对发现的上述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入住及登记不实、违规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等情形,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6份,相关部门对违规行为采取罚款、停业整顿等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并督促从业人员切实做到明责知责履责。为持续巩固娱乐场所监督成效,通过实地检查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活动,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民和县检察院对涉案未成年人建立帮教、心理疏导、亲职教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履职模式。就监护缺位问题发出《督促监护令》11份,开展个性化亲职教育18人次,为家长提供亲子沟通技巧、家庭关系修复等精准化帮教措施,引导监护人依法科学履行监护职责;联合县司法局对15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法治讲座,邀请专业心理老师对5名在押未成年人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帮助在押未成年人重塑健康心理;组织多名涉案未成年人在县社会福利中心开展敬老公益帮教活动,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民和县检察院紧盯放假、开学等重要时间点,深入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常态化开展预防校园欺凌、防范性侵害、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禁毒、交通安全等专题法治宣传,实现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今年以来,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检察官先后履职20余次,开展法治宣讲20余场,受众人数达1万余人,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万余份,极大提升了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民和县检察院积极向医护人员、宾馆从业人员及教师开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专题培训,通过“专业讲解+情景剧”演绎,生动展现强制报告制度的重要意义,推动强制报告制度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