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你们等等,我就快画完了!”日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北一间简朴狭小的民房里,小鑫(化名)坐在桌旁,在一堆铺散的彩色铅笔中挑选他喜欢的颜色在纸上涂画着。
小鑫是个不幸的孩子,年幼时妈妈离家出走,爸爸从此脾气暴躁,经常喝酒,酒后就打他。2018年5月,情况反映到当地派出所,为了维护孩子权益,检察院应邀提前介入。了解情况后,5月22日,海陵区检察院建议该区妇联为小鑫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5月24日,海陵区妇联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于25日裁定向小鑫父亲下达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其对小鑫使用暴力。此后,检察院联合法院、妇联、公安、学校、社区,多次回访,确保裁定执行效果,小鑫父亲没有再殴打过孩子。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12月,小鑫父亲因为盗窃犯罪被提起公诉,今年5月被判拘役。此时,小鑫已经上六年级,即将小学毕业,学校里的风言风语让他羞愧难当。父亲被判刑,本地唯一的亲人姑妈又拒绝抚养,也无其他合适监护人。为保证他的人身安全,从2018年12月起,海陵区检察院、民政局、教育局等单位多次协调,共同商议小鑫的最佳安置方案。今年5月,小鑫被安排到远离原来小学的一家寄宿制学校,在那里,他将继续完成小学和初中学习。
开学在即,小鑫父亲也已服刑完毕,检察官再次来到家中回访。小鑫父亲对自己犯下的错悔恨不已,表示已戒酒,感谢社会方方面面为孩子所做的一切。
临走之前,检察官勉励小鑫努力读书、健康成长,小鑫请检察官稍微等一会儿,他要画一幅画。
“你要画什么呀?”
“是我送给检察官叔叔、阿姨还有老师、警察叔叔的礼物!”
几分钟后,小鑫把画递了过来。“这幅画,就是我的心里话!”
只见画里有两个穿着检察制服的漫画人物,笑着、走着。旁边写着一行字:“谢谢各位叔叔阿姨和老师对我的关心帮助,好人一生平安!”
“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看到平时沉默寡言的孩子有话要说,检察官很欣慰,便又跟他聊了起来。
“我想好好学习,考上重点高中!”小鑫脱口而出,随后又补充了一句:“我还希望爸爸勤劳致富,我们能够过上好日子。”
说完,小鑫腼腆地笑了……
(本报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葛东升 王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