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资的公司是搞养老服务的,我们一群人去养老院考察过,装修可豪华了,怎么会是非法集资呢?”“我投资的是某金服App,是正规的财富管理公司吗?”12月1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峡街道办事处西镇社区,社区群众正围着市南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单婷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
原来,这里刚刚结束了一场“防范非法集资”普法宣传课。
课上,单婷针对当前非法集资的新特点,结合办案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向社区群众讲解如何判断、防范非法集资的“套路”,以及检察机关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刑事犯罪相关职能等知识。单婷揭示了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以虚假宣传造势、巴比伦娱乐场亲情诱骗非法集资等常见手段,引导广大群众做到对非法集资不参与、能识别、敢揭发,提高社会公众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
“当前,市南区非法集资案件仍然高发频发,仅2019年,市南区检察院办理非法集资案件数量就占全市办案量的48%;其犯罪手段日益复杂,隐蔽性、迷惑性强,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危害。”单婷向现场群众介绍说。
“我院今年已在江苏路街道龙江路社区等多个社区开展了防范非法集资的讲座,与数百名群众面对面释法说理解惑,让‘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意识走进群众心里。”单婷向群众表示,下一步,检察院将继续通过现场咨询、社区巡讲、案例巡展、线上普法等方式,进一步扩大非法集资犯罪预防宣传覆盖面。
“这次普法特别接地气,欢迎检察官多来社区与群众拉拉呱,给我们送防骗真经,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了。”现场群众表示。
(本报记者郭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