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检察官,没想到你们会不远千里查找证据,弄清了我的真实年龄,案件得以改判!来之不易的公平正义,是多么的温暖。”日前,福建省厦门市检察院第九检察部收到在矫人员程某某的来信,“现在,我在外面有了固定的居所和稳定收入,一定会好好矫正。”
此前,从厦门到程某某出生地——四川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远隔千里,为追求真相,该院检察官奔赴两地,排除疑点,查实证据。
“改正的是生日,改判的是案件,改变的却是人生。”承办检察官李津津和同事林琦源感叹,今年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及的“让正义虽久必至、虽远必达”,就是检察官日常办案的真实写照。
三个出生日期,哪个是真
一个二审上诉的聚众斗殴案件,认定事实并无争议,其中一审法院判处被告人程某某有期徒刑二年,判决书上认定他的出生日期为2003年8月2日。程某某不服判决,向厦门市中级法院提出上诉。
厦门市检察院收到案件后不久,程某某的母亲陈某平(化名)就通过律师向检察官递交了一份材料,认为判决书认定的年龄有误,程某某作案时未满十八周岁,并附上老家四川省富顺县某卫生院开具的出生证明以及程某某的预防接种证复印件。
检察官发现,该出生证明上写着程某某出生于2003年10月25日,而预防接种证复印件上载明的出生日期却是2003年11月25日。更为蹊跷的是,出生证明和预防接种证复印件上,程某某母亲的名字是陈平,而不是陈某平。
8月2日、10月25日、11月25日,一时间,程某某的年龄变得扑朔迷离。突然出现新的证据,还涉及刑事责任年龄这个重要事实,检察官丝毫不敢大意,迅速讯问了程某某,同时让侦查人员找到陈某平做笔录。
陈某平说,孩子出生后两三年才发现派出所将出生日期误登记为2001年8月2日,更改信息时考虑到8月的生日可以让孩子提前上学,因此只改正了年份,程某某身份证上就显示为2003年8月2日。至于自己名字的出入,陈某平解释说,其婚前一直用“陈平”这个名字,结婚时发现户口本上写成了“陈某平”,嫌更改太麻烦,就沿用了这个名字。
程某某的作案时间是2021年10月24日,如果以出生证明来看,刚好是在其满十八岁的前一天。母子两个人的信息都错了,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呢?
辗转千里核查事实还原真相
未成年人的年龄事关量刑以及刑罚执行方式,影响重大。开庭时间临近,新的证据究竟是真是假,必须迅速进行核实。该院检察官向领导汇报案情后与2名侦查人员一同前往程某某出生地核查,并同步建议法院对程某某启动审前社会调查。
从福建到四川,一路辗转,检察官和侦查人员终于来到程某某出生的卫生院,调取当年的接生登记记录,发现陈平分娩记录之前的三名产妇生育时间均登记为11月25日,但却没有写明陈平生产的时间,只用红笔写了“12月”。难道程某某是2003年12月出生的?工作人员看着登记本,面露难色。
“直到我们辗转找到当时的助产护士,真相才初见端倪。”检察官介绍,当时预产期是按照农历计算的,但是卫生院是按照公历记录出生日期,程某某的出生日期应为2003年11月25日,而红笔写的“12月”,则是卫生院的财务人员标注在上面的。
接着,大家又查阅了当年注射首次乙肝疫苗记录本,确认程某某确实是11月25日出生。据此,卫生院重新出具了一份证明,并附上了接生记录。同时,检察官和侦查人员也查找了2003年8月份的接生记录,证明8月2日并无其他名为陈平或者陈某平的女子在该院分娩。
陈平与陈某平是否同一人
程某某的年龄查清了,那么,当时的陈平是不是现在的陈某平?
检察官和侦查人员前往陈某平一家所在的甲村(化名),找到了当年的文书付某。付某辨认出,照片里的陈某平就是他认识的陈平。同时,甲村村民委员会也出具证明,确定现在的户籍信息中只有一个村民叫陈某平,并无名叫陈平的村民。
“我们又找到了陈某平的表妹、表弟、同学出具证言,均能够印证付某的说法。此外,还从派出所拿到了程某某的出生登记表底单,上面写明‘陈平于2001年8月2日生下程某某’,这与陈某平表述的曾经户口登记错了的情况一致,更进一步印证了程某某的母亲以前就叫陈平。”检察官告诉记者。
被写错名字的妈妈,被写错出生日期的孩子,事情的真相像拼图一样,步步还原,不到两天时间,一切水落石出。“还记得我们离开的那天,偏远的乡下叫不到车,我们从村委会返回旅馆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但那一刻,我们4个人心中却是沉甸甸的喜悦。”检察官回忆道。
经审前社会调查,当地社区表明愿意接收程某某在社区矫正。2023年11月30日,法院二审改判程某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程某某在信里写道:“从进看守所的那天起,我每天都在想自己犯的错误,每天都在自我反省。因为检察官的努力,我的人生变得全然不同,我和家人们想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只有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才能对得起你们的付出。”
程某某的母亲也给检察官打来电话:“没想到这么乱的信息能被你们查得这么清楚,确定出生日期,对孩子的一生、对我们全家都很重要,谢谢你们!”
(本报记者张仁平 通讯员李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