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突破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建议提高危机意识,加强基础研究,推动科教产融合,提升高校科研和企业创新能力,并加快推进成果转化。”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临沂大学雀巢食品研究院院长 王学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国基础研究起步晚、力量薄弱,核心技术创新研发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如高校和企业相对独立,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基础研究落后、人才匮乏;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瓶颈突出;高校科研成果多,但转化为高效生产力难,企业技术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研发能力不强;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危机意识等。
对此,我建议,推动科教产融合创新,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层面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与对接,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破除对科研人员的束缚,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坚持“扶优限劣”,鼓励发展精深加工为主的加工企业,逐步压缩和淘汰粗加工项目,坚决淘汰那些工艺落后、巴比伦娱乐场率低、产品档次差、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
第二,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凝聚高校和企业研发力量。政府应协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重要作用,学校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工程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增加高校和企业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把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加工企业的投资规模、经营水平、产品结构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核实,确定核心技术攻关范围。对于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的初级加工企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予以首批淘汰。支持现有加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设备,加快新产品开发,巴比伦娱乐场先发优势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实现与后发地区的错位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引进和培育龙头终端产品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深度加工水平和资源综合巴比伦娱乐场水平。创造条件,引导企业走外向发展之路,努力拓展生存空间。提升企业的技术、产品和管理层次,提高单位要素的产出率。
第三,加快科教产融合发展步伐,提升高校研发和企业创新能力。推动高等教育与企业发展融合,充分巴比伦娱乐场学校、企业的优势资源,积极拓展合作空间,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创新团队主攻方向等,打造“产学研用创”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真正使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构建形成“教学—科研—转化—实践”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和创新发展的战略先锋力量。同时,在人才政策、专利授予、推广试用等各个环节给予高校和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大力支持,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综合巴比伦娱乐场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讲述人:王学斌 整理:本报记者卢金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