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娱乐场

图片

巴比伦娱乐场

图片
把检察为民实事做到“家”
时间:2025-05-08  作者:刘志月?王金萍  来源:法治日报
【字体:  

宜昌打造智能化服务平台架起检民“连心桥”

把检察为民实事做到“家”

“娇娇在学校一切都好,谢谢你们关心!”

3月12日,接到检察官的回访电话,娇娇父亲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24年,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家门口的检察院”智能化服务平台收到线索后,依法为娇娇申请国家司法救助金,并联合妇联、教育、民政部门联合开展帮扶,设置专项资金监管,确保救助金用于娇娇教育成长。

这是宜昌市检察院通过“家门口的检察院”智能化服务平台收到线索并妥善办理的又一起司法救助案件。

近年来,宜昌市检察机关打造“家门口的检察院”智能化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通司法为民“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把检察为民实事做到“家”。

扫码下单

诉求反映在“家门口”

“父亲在一起民事诉讼中胜诉,但仍有35万元执行款未执行到位。”

收到现役军人钟某在“家门口的检察院”智能化服务平台上反映的情况,宜昌市检察院指令当阳市人民检察院办理该案。

调取法院卷宗、走访案件当事人、核查被执行人婚姻登记及财产状况等,当阳市检察院查明,被执行人在案件执行期间存在转移房产、购买保险等行为,实际有财产却拒不执行,导致案件长期无法执行到位。

当阳市检察院依法向法院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加大执行力度。法院召集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和解,被执行人现场支付10万元,并承诺剩余25万元分3年支付到位。

如何从群众需要出发、从解决问题入手,架起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宜昌市检察机关以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搭建“家门口的检察院”智能化服务平台,实现群众“按键下单”后检察机关“接单速办”,将检察工作延伸到乡镇、覆盖到村、连接到户。

“群众只需拿起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进入平台,深入了解检察机关职责范围,进行线索举报、法律咨询、预约会见、申请司法救助等。”宜昌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赵青说。

据悉,“家门口的检察院”智能化服务平台已覆盖宜昌市760余个社区和行政村。

指定派单

帮扶救助在“家门口”

与驻枝江市综治中心检察官聊过之后,离异独居、照顾因车祸受伤12岁儿子的李某看到了希望。

2024年8月,杜某驾驶车辆发生车祸,导致李某儿子左内踝骨骨折、左侧腓骨骨折伴左足部挫伤。

虽然交警部门认定杜某负全责,但保险公司垫付的18000元医疗费早已在前期治疗中用完。

既要照顾行动不便的儿子,又要面对如流水般的医疗开支,生活的重担几乎要将这位单亲母亲压垮。

参加法治宣传活动时,李某了解到检察机关可以支持起诉,便抱着一丝希望来到枝江市综治中心,找到检察官寻求帮助。

“您先别着急,这个案子我们一定负责到底。”检察官老郑一边轻声安抚,一边与助理梳理案情。他们指导李某收集门诊记录、住院票据、残疾辅助器具发票等关键证据,并及时向法院提交了《支持起诉意见书》。

15天后,法院作出判决:保险公司需赔偿2.8万元。更让李某惊喜的是,这笔救命钱很快就打入了她的账户。

“我们创新组建‘银龄检察官+青穗助理’团队,由经验丰富的老检察官发挥‘传帮带’作用,同时安排年轻干警轮岗锻炼,实现工作日全天候有检察干警在综治中心值守办公。”枝江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俊介绍。

为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线上服务,枝江市检察院打通数据平台,在“长安枝江”公众号嵌入12309检察服务链接。链接上线以来,访问量上升160%。

2024年以来,宜昌市15个基层检察院全部完成入驻基层综治中心,参与社会治理,延伸检察服务。截至目前,入驻检察官组织召开听证会40次,依法实质性化解矛盾180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0余次。

精准送单

法治服务在“家门口”

“希望检察官能为小朋友讲授一堂有关‘提防陌生人、预防性侵害’的法治课。”

接到县总工会发来的“普法订单”,兴山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结合小朋友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精心准备普法课程。

在宜昌,像这样的“订单式”服务已成为常态。近年来,宜昌市检察机关梳理“家门口的检察院”智能化服务平台后台留言时,发现群众对个性化普法需求较大,于是探索出“群众点单、检察接单、按需送单”机制,把法律服务触角延伸至“校门口”“家门口”“厂门口”,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贴民心。

“乡亲们,大家可以扫描门口的二维码,有法律方面的疑问可以留言‘点单’,我们会定期上门普法。”今年3月,宜昌市点军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深入点军区土城乡车溪村,开展“人大代表在身边·点单送法”活动。

针对群众“点单”关注的土地使用权、邻里纠纷等问题,检察官及时解惑,实现普法方式由“我讲你听”向“你需我讲”转变。

猇亭区是宜昌市产业大区。猇亭区人民检察院将法治触角前移,开展“厂门口的检察院”法治服务创建,主动上门服务,及时掌握需求,帮助解决难题。

与此同时,猇亭区检察院制定亲商暖企措施,5名班子成员与23家企业“结亲”,系统梳理涉企风险,精心编印《服务手册》,创新开展“工间微法课”,集中开展“法治服务护企行”,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7个。

(本报记者刘志月 通讯员王金萍)

[责任编辑: 贾欣然]
检察日报数字报 | 正义网 |
Copyrights?最高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