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检察机关引导侦查、夯实证据,精准指控犯罪
揭开陈年命案真相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检察院办案组在梳理王晓芳被害案证据,讨论案情。
张老太的女儿王晓芳15年前被杀害,在检察机关的持续监督下,陈年命案侦破,凶手受到法律的制裁,但该案附带民事赔偿部分未得到实际履行,办案检察官一直放心不下。
5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检察院检察官再次到张老太家回访,了解到张老太老两口年事已高且身患疾病,现阶段经济比较困难,当场告知其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司法救助,并详细告知其需准备的具体材料。近日,张老太老两口提交的司法救助材料已通过审核,正等待领取司法救助金。
女儿莫名“失踪”
2009年3月的一天,女儿王晓芳快到凌晨还没回家,张老太和老伴儿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找,没找到。老两口以为女儿是不满家里的订婚安排负气离家出走,于是到镇上打听寻找,苦寻数日仍无果。老两口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女儿王晓芳“失踪”,并认为王晓芳离家出走与陈晓明脱不了干系。
陈晓明是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人,2007年下半年在呼和浩特市打工期间,租住在王晓芳家居住的村子,经房东介绍,与王晓芳相识,二人很快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关系。王晓芳父母不同意二人交往,并促成王晓芳与他人订婚,自此陈晓明便搬到附近其他村子居住。
王晓芳的哥哥王大峰回忆说,妹妹“失踪”前,陈晓明曾在王晓芳家门口张望,此前二人一直有联系,所以家人猜测王晓芳可能与陈晓明在一起。妹妹“失踪”后,家里人曾在2010年正月到陈晓明老家寻找王晓芳,当时陈晓明告诉家里人,王晓芳与其在一起生活,过三两天便会送她回去。“芳芳的手机就在他家柜子上放着。”
看到了女儿的物品,张老太一家没有过多纠缠,便回到呼和浩特市,然而几天过去,并未等到女儿回家。此后数年,王晓芳一直不见踪迹。张老太一家多次找到陈晓明,也曾多次报警称王晓芳“失踪”“被拐跑”,陈晓明也曾向张老太一家承诺在限定日期将王晓芳送回。
河道惊现无名尸骨
2010年5月,呼和浩特市某区园林所工作人员在河道取土时发现疑似人体下半身骨骼,遂报警。由于未发现上半身骨骼,也无法确定死因,公安机关现场提取骨骼送检后,将其余部分掩埋。
若干年后,王晓芳父母再一次到公安机关报案,接警民警采集二人血样,公安机关将DNA信息录入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经过比对、复检、线粒体鉴定等,最终确认河道处的无名尸骨与王晓芳父母存在遗传关系。因报警时,王晓芳的父母称女儿被拐跑,公安机关以“拐卖妇女儿童案”立案侦查,案件一直未侦破。
2021年9月,王晓芳的父母向检察机关递交举报线索,称女儿王晓芳于2009年3月离家后失踪,其前男友陈晓明举动异常,怀疑王晓芳被陈晓明所害。
检察机关核查后认为,现有证据可以排除王晓芳意外溺水或自杀身亡的可能性,高度怀疑王晓芳系他杀,应当作为疑似命案进行侦办,将该线索从普通线索升级为重点线索,督促公安机关启动命案侦破机制。
2021年9月7日,公安机关对王晓芳被害案展开立案侦查,经初步侦查,将凶手锁定为陈晓明,并于当年10月,在四子王旗将陈晓明抓捕归案。
旧手机成为关键证据
该案为陈年命案,陈晓明此前接受过公安机关询问,已有警惕心,案件侦查难度升级。2021年10月,呼和浩特市检察院成立专案组,在侦查阶段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取证,累计提出8方面30余条意见。特别是针对王晓芳手机曾出现在陈晓明家中这一细节,引导公安机关动员陈晓明亲属提交旧手机。
正是这部旧手机,成为破案的关键证据。公安机关在该手机后盖内侧等隐蔽位置检出王晓芳的DNA,并结合手机数据恢复的通讯录、短信息对端联系人和联系内容等,确定该手机为王晓芳生前遗物。手机里一条陈晓明约见王晓芳的短信,证明王晓芳生前最后联系的人是陈晓明。
检察机关还引导公安机关收集调取了房东、同院落其他租户、邻居、陈晓明亲属等大量证人证言,查明陈晓明在作案时租住房屋的具体位置、院落改建情况等,并参与公安机关组织的陈晓明及证人指认作案现场、抛尸现场、河道取土现场。
为了确认王晓芳尸骨所在地与陈晓明供述指认的地点一致,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调取尸骨所在河道前后年间气象和水文资料、河道改造施工协议及发现尸骨相关人员证言等证据,综合该地数年间没有明显降雨、河流干涸、尸骨浅埋等情况,排除尸骨由河水冲刷而来的可能。
经查,2009年3月20日晚,陈晓明约王晓芳在其租住屋内见面,用手和被子捂盖王晓芳口鼻将其杀害,又将尸体背至其租住房屋东南方向河槽附近掩埋。
2023年1月,呼和浩特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陈晓明提起公诉,经审理,陈晓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陈晓明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借助公安机关制作的三维动画,全面展示犯罪过程及取证合法性,有力驳斥了陈晓明的辩解,增强法官审判内心确信。2024年10月,该案二审宣判,内蒙古自治区高级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于莹莹 通讯员王颖)
侦检协作,还逝者公道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陈爱雪
攻克陈年命案,精准指控犯罪,还逝者公道,是检察机关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具体体现。该案案发时间久远,受当年的侦查条件所限,存在客观证据薄弱、取证补查补证难度大等困难。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在侦查阶段介入引导取证,为成功侦破案件提供了强大助力。凶手最终受到法律严惩,既是检察机关持续监督的结果,也是侦检协作配合的结果,充分展现司法机关对公平正义和法治精神的坚定捍卫。
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充分发挥刑事检察职能作用,依法惩治和预防犯罪,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