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山 护水 保生态
湖北郧西:多元举措让“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湖北省郧西县汉江沿线风景。
守护绿水青山,法治是最坚实的保障。湖北省郧西县地处鄂西北,三面环陕、一面接楚,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由陕入鄂第一站,亦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汉江流经郧西县全长97.8公里,郧西县有天河、金钱河、归仙河等大小河流1557条,守护水源、护卫生态的责任十分重大。
近年来,郧西县检察院坚决扛牢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通过公益诉讼磋商监督、多部门联合整治、跨区域协作治理等多元举措,在守山、护水、保生态的实践中持续贡献检察力量,奋力绘就江河安澜、山川灵秀的生态新画卷。
重拳专项整治,护河湖碧水安澜
“幸亏河道林木处理及时,小河村在暴雨汛期才得以平安度险。”郧西县城关镇小河村村民的话,满含对郧西县检察院依法履职、及时清除河道碍洪林木的赞许。
今年4月3日,郧西县检察院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时,发现小河村部分村民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种植林木4余亩。这些林木不仅破坏河道原生地貌,还影响汛期行洪,威胁河堤稳固和沿岸村庄安全。
为清除这一潜在的公共安全风险,该院迅速启动立案调查程序,围绕违法事实认定、碍洪风险评估及清除责任主体厘清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调查取证。依托“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该院与郧西县水利和湖泊局专题磋商,建议其督促当事人纠正违法行为。在检察机关强力督促下,郧西县水利和湖泊局于4月14日向当事人送达限期纠正违法行为通知书。然而当事人逾期仍未整改,针对这一情况,该院与郧西县水利和湖泊局再次会商,明确建议其依法实施代履行,代履行结束后,当事人依法承担代履行的合理费用。4月27日,在该院的监督下,郧西县水利和湖泊局迅速组织力量清除清运碍洪林木,平整修复河床,使河道恢复原有行洪断面与自然风貌,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小河净,大河才能清。郧西县检察院始终将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为服务保障水安全、水生态的关键抓手,不断深化“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效能,积极运用“磋商沟通+检察建议+提起诉讼”三位一体办案模式,2024年以来办理流域治理磋商监督案件80余件,制发检察建议11件,推动解决一批影响流域行洪安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的难点痛点问题,以实际行动守护江河安澜、百姓安居。
跨省协作办案,打造检察保护样板
郧西县地处鄂陕两省交界处,守水护水责任跨省越山。面对跨区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郧西县检察院立足区位实际,推动建立鄂陕五县检察机关联动协作机制,打破地理边界限制和行政区划限制,凝聚治理合力,携手共护一江碧水,打造可复制的检察保护样板。
2024年3月,该院在履职过程中发现,某水电有限公司未经审批在郧西县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交界处私自建造拦水发电设施,因长期拦坝截流引水发电导致郧西境内天河流域部分河道断流干涸,下游国家投资近亿元、装机容量3600千瓦的鲤鱼头水电站被迫闲置。
办案难点在于“跨省”。郧西县检察院依托鄂陕五县检察机关联动协作机制,与商洛市山阳县检察机关迅速联动,协同相关行政部门形成监督合力。通过多方联动、释法说理、依法督促,涉案公司最终自行拆除非法建设的拦水坝、截水渠及发电设备等全部设施,有效改善了水生态环境,确保了流域生态、防洪、梯级开发的社会综合效益。
目前,鲤鱼头水电站已全面恢复使用,年产值近350万元。此案作为湖北省首例成功办理的跨省违法建设水电站破坏生态环境行政、民事公益诉讼案,被写入湖北省检察院工作报告,成为检察力量护航流域治理的标志性成果。
同守一江清,共担守护责。依托跨区域协作机制,该院构建“线索互移—联合调查—协同整改—同步监督”全链条履职模式,推动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生态保护工作,天河、金钱河等10条重点流域生态修复稳步推进,河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
修复流域岸线,守牢法治生态底线
流域治理非一日之功,必须笃行不怠、常抓不懈。郧西县检察院着力推动巡河监督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在乡镇设立检察服务窗口,有效辐射延伸检察监督触角,将动态巡查与定点监督相结合,切实提升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敏捷性与精准度,以检察履职的久久为功助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长效治理目标。
2024年12月,郧西县检察院在联合白河县检察院、郧西县水利和湖泊局开展汉江流域常态化巡河行动时发现,境内汉江沿岸存在非法占用河道岸线堆放砂石的情况。2025年1月,该院组建公益诉讼办案组实地勘查,查明夹河镇村民吴某两年前私自将白河县水电站建设产生的石块渣土等固体废物运往郧西县夹河镇境内,长期违规堆放形成占地7000余平方米、高约9米的露天砂石堆,侵占河道岸线,且距下游汉江水电站坝体仅400余米,严重影响行洪安全及岸线生态。
2025年3月,郧西县检察院向该县水利和湖泊局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其督促当事人限期清除砂石、恢复岸线原貌,并联合县水利和湖泊局、夹河镇政府组织涉事主体召开整治推进会,统一共识,确定整改方案。郧西县水利和湖泊局及时督促当事人按方案整改,履行生态修复义务。
4月11日,郧西县检察院会同有关单位实地查看,督促指导吴某组织专业队伍清运砂石,平整河岸并播撒草籽修复生态。6月23日,郧西县检察院邀请县人大代表徐小刚、人民监督员曾义平对整改效果进行“回头看”,确认7000余平方米砂石被全部清运,岸线防护措施被修复,周围1000余平方米护坡区域实现补植复绿。
“生态治理如‘绣花’,需要‘一针一线’下细功夫。郧西县检察院主动作为、依法监督,常态化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既解决了眼前隐患,更以‘监督+修复’长效机制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切实守护好了这一方水土,惠及千家万户。”徐小刚说。
修复汉江流域岸线,是郧西县检察院守护生态家园的缩影。该院聚焦生态环境,围绕水资源、植被、土地资源保护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充分运用常态化巡河监督、“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乡镇检察服务窗口等拓宽线索渠道,督促行政机关拆除乱搭乱建2处、修整河堤2处、整改违法排污9起、清理违规侵占汉江流域河湖岸线4处、修复河湖岸线1500余米,以扎实履职不断夯实法治生态底线,用检察担当守护绿水青山。
(本报记者蒋长顺 通讯员左涛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