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新蔡县南湖公园总带着几分湿漉漉的宁静。我习惯沿着南湖公园附近的河岸踱步,指尖拂过柳枝,目光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这是洪河支流潘港。几年前,这里漂浮着垃圾,河道浑浊,如今却能倒映出天空的澄澈。作为自来水厂的厂长,我深知这一汪碧水背后藏着多少人的心血与坚守。
记得3年前的一个雨天,我站在潘港堤岸旁,看到暴涨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冲击堤坝,下游村庄的农田岌岌可危。那时,潘港流域的防洪设施老旧,河道淤积严重,每逢汛期便让附近居民忧心不已。而今,河岸加固了,疏浚后的河道如一条被驯服的巨龙,去年的大暴雨中也未出现险情。后来我才知道,是新蔡县检察院联合水利部门开展了“河湖清四乱”行动,使侵占河道的违建得以拆除,淤积泥沙和固体废物得以清理,两公里河堤得以修复,在河道竞逐行驶的越野车和游玩群众也被好言制止。
闫港是连通我县东湖和南湖的重要河流。由于历史原因,闫港岸边有40余个村庄,村民们长期将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排入闫港,形成的黑臭水体跟着直排至淮河支流洪河,造成洪河水体严重污染。前年春天,我在河边散步时,碰见几名检察官带着志愿者在取样检测。他们告诉我,通过“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新蔡县检察院发现了污水直排问题,正在调查取证。
对此,我非常关注。后来,我得知检察机关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要求按期整改。不久,我就看见了整改效果:污水管网重新铺设,水边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等被彻底清理,水面上水鸟嬉戏。蹲下身细看,几只透明的小鱼倏然游过,让人欣喜——这样的生机,是多方力量奏响的生态保护交响乐。
李桥回族镇李白港的蜕变更让我感慨万千。李白港也是洪河的支流,过去,李白港出现黑臭水体,水质经检测为劣V类。新蔡县检察院检察官第一时间调查取证,并向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采取有效措施,会同有关部门查明污染源,从源头治理水污染,并科学编制水污染治理方案和中长期规划。镇政府按时完成整改。如今,李白港的河水变清了,河岸变绿了,堤岸新植的绿柳在风中轻摆。
水是生命之源。作为河南省人大代表,我参加过多次检察机关的座谈会,听过他们如何用一纸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如何以一次公益诉讼守护一方水土。那些印着红章的文件、反复巡河的身影、志愿者手中的宣传册,最终都化作了百姓家中的一滴清水、田间地头的一缕稻香。
(讲述:河南省人大代表、新蔡县闫湖水厂厂长黄少忠 整理:本报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杨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