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拖了3年的工伤认定纠纷,不到一个月就解决了。更没想到,检察机关还帮助我申请到了司法救助金!”今年10月,吉林省的关女士特意委托律师,跨越2000多公里向我院送来一面锦旗。
关女士是我受邀参与化解的一起跨国务工死亡工伤认定行政争议案中伤亡员工刘某的母亲。经过检察机关跨省协作、多方磋商沟通,这起长达3年的行政争议最终得到实质性化解。
出国务工意外身亡
关女士是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人,早年丧夫,育有两子,一家人主要依靠离异且无子女的大儿子刘某常年外出打工维持生活。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好在两个儿子都很孝顺,日子也还算过得有盼头。
2019年6月,刘某被湖北省孝昌县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孝昌公司”)聘用并委派到该公司在阿尔及利亚某项目建筑工地从事架子工。谁知,天不遂人愿,事常逆己心,刘某出国两个月后,关女士收到了刘某在国外发生意外的噩耗——2019年8月24日,刘某在与工友陈某发生争执的过程中,被陈某的堂弟持木棍击打头部受伤昏迷,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儿子客死异国他乡,对关女士无异于晴天霹雳,内心的巨大创伤和经济上的沉重打击让她难以承受和应对。
刘某意外身亡后,孝昌公司在国外料理了刘某的相关善后事宜,陈某的堂弟被阿尔及利亚法院判刑入狱。然而,对于刘某身亡后的相关赔偿事宜,关女士与孝昌公司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工伤索赔历尽艰辛
2021年11月,孝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受理关女士的工伤认定申请后,认定刘某构成工伤。孝昌公司不服该工伤认定,认为当时刘某主动离开工作区域与陈某发生冲突,冲突的起因、过程及最终结果均与刘某履行工作职责没有联系,不应构成工伤,遂先后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而在儿子意外身亡后的三年间,关女士也忍受着疫情影响下的种种不便和巨大的经济压力,多次往返于相距2000多公里的吉林、湖北两地,先后经历了私下协商、工伤认定、行政复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行政诉讼等多个程序,但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今年9月初,我去法院沟通案件时,得知孝昌县法院正在审理的一起不服(工伤)行政确认案有些棘手,法院正准备商请检察机关参与该案的庭外化解工作——法院的商请得益于今年5月由我院牵头,与法院、司法局会签的《关于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实施办法(试行)》。
接受法院的邀请后,在与本案主审法官和行政复议机关办案人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我院制定了参与本案行政争议化解的方案:一方面,我们向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检察院发出委托调查函,委托该院代为对关女士进行实地走访,调查相关证据,了解其家庭状况,并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调查了解到,孝昌公司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经营状况并不乐观,劳务用工特别是国外接单派遣业务举步维艰,即使法院作出有利于关女士的判决,本案也将面临执行难的困境。
跨省协作促成和解
为了促使此案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我多次与龙潭区检察院检察官沟通,及时掌握两地当事人的思想动态,不断调整化解思路,各有侧重地开展释法说理工作。经过多方的不懈努力,关女士和孝昌公司经权衡利弊,终于自愿达成了和解意向。
10月11日,由我院检察官、县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县法院承办法官、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当事人代理律师共同参加的争议化解现场会如期召开。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双方代理律师当场签订了和解协议书。孝昌公司按协议约定,当场一次性支付了关女士补助金、抚恤金34万元。
现场会后,关女士向孝昌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撤回了仲裁申请,孝昌公司向孝昌县法院撤回了起诉。至此,一起争议长达三年、跨越两省的伤亡工伤认定纠纷终于画上了句号。
争议化解后,我院又与龙潭区检察院积极沟通,根据调查中了解到的刘某死亡后其家庭丧失了主要经济来源,关女士三年间为儿子工亡索赔奔波两地、身心俱疲且经济耗费巨大,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的情况,确立了由两地检察机关联合对关女士一家开展司法救助的方案。龙潭区检察院还积极协调区民政局、区妇联、镇政府适时对关女士一家给予社会帮扶。
这是我从检28年来参与办理的首例跨省行政争议化解案。尽管该案经历了劳动仲裁、工伤认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复杂的法律程序,但通过跨省协作、一体化办案、多部门联合,最终使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同时,检察机关司法救助也引发了社会帮扶,让关女士一家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情、社会的温暖,真正实现了以“我管”促“都管”的良好效果。
(讲述人:湖北省孝昌县检察院谈明生 本报记者蒋长顺 通讯员周婷/整理)